食品是民生必需品,食品工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以內需市場為主,台灣的人口有限,市場規模狹小,加上1997年發生豬隻口蹄疫事件、1998年金融風暴、1999921地震等因素的打擊,以及近年來國際經濟大環境低迷的影響,更導致內需市場萎縮。台灣自20021月起正式成為WTO會員,對食品工業而言,雖可享原料成本降低之利,但也同時面對國際大廠的威脅,共同在品質及價格上競食內需市場,更加影響食品工業的產值。反觀大陸近年經濟蓬勃發展,國民所得不斷增加,大陸龐大的人口使得消費需求具有相當潛力,台灣食品為了突破國內的困境,看好大陸廣大內銷市場、充沛廉價的原物料、充沛廉價的勞力、廣大廉價的土地及同文同種易於溝通,紛紛前往大陸投資設廠,目前多家廠商已經進入收成期,部份的大陸廠更成為了公司主要獲利來源。


  食品產業海外投資的目標可分為兩種,一種為設立海外生產基地,使無競爭力的外銷產品復活,台商在1992年大陸內需市場尚未開放以前,投資大多以生產成本為考量;另一種為著眼於當地市場,1993年後業者赴大陸投資動機,為進入中國廣大的內銷市場。早期台灣食品產業外移以味精業、冷凍食品業、屠宰及毛豬養殖業為大宗,這些食品業以外銷為主,由於國內土地、人力及各種資源成本提高,產業不得不外移,但目前食品及食品相關業者海外投資已不再以設立外銷生產基地為目的,反而是看中海外設廠地點的內銷市場。食品消費在大陸總體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往大陸民眾在食品消費上只在追求食品量的增加,但近年來國民所得的提升,民眾已開始追求食品品質的改善及食品種類的選擇,因此未來食品工業在大陸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大陸食品消費市場非常廣大,但受地理、民族、宗教、文化、經濟等因素影響,各地區差異很大,銷售通路與促銷方式也各有不同,且市場變化快速,故經營大陸市場須事先瞭解各地的消費特性,做好市場區隔。


  根據近年的市場調查,在諸多去大陸投資的項目中,台商在食品業的投資可謂大獲全勝,包括統一企業、頂新、味全、泰山、卜蜂、大成長城、中日、聯華食品等知名公司。在這些知名台商中,頂新算是較早進去大陸市場,頂新前身是鼎新油廠,1958年創辦於台灣彰化,以生產食用油起家,1989年開始往大陸投資,隔年在北京推出頂好清香油,19928月,正式推出取名為「康師傅紅燒牛肉麵」的速食麵,從此靠著便宜簡便的「康師傅」方便麵打開知名度,在中共當局照應與行銷通路保持流通下,產品風靡大陸,成功的為台商中小企業食品業者進軍大陸打響了名號,1998年,頂新以回台灣收購味全,一步步朝向綜合性的食品集團前進;食品業界巨人─統一前進大陸的步伐雖然較慢,但至今累計總投資金額已超過50億新台幣,成為所有台商中投資大陸金額最高者,目前共設有17家公司,主要是分佈在沿海跟長江流域,經營項目有畜產飼料、果汁飲料、方便麵、麵粉、油脂跟啤酒。頂新與統一這兩家因為產品的同質性高,在大陸食品市場上掀起激烈的削價擴量競爭,以方便麵來看,居榜首的頂新在大陸仍有50%的市場佔有率,而統一則以28%居次。除了統一、頂新之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旺旺仙貝」走紅兩岸的旺旺集團,旺旺集團是在1992年於湖南長沙立足,堪稱是最會賺錢的台商、最早在大陸註冊商標的台商,也是最早在大陸電視上播放商業廣告的台商;此外,聯華食品在 1993 年以合資方式赴大陸投資,目前在大陸有四個廠,最早在大陸成立北京聯華食品,於 1994 年開始投產,經過三年虧損,在1997 年開始獲利,北京聯華以「卡迪那」為品牌,主要產品為薯條及可樂果,行銷區域遍及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及西南各地,目前「卡迪那」已在大陸北方成為休閒食品領導品牌,大陸休閒食品市場已有「北聯華、南旺旺」的說法。


  在飲料方面,近期大陸飲料發展趨勢逐漸由茶飲料轉向果汁,且2002年果汁市場已陷入供不應求情況,也因此帶動廠商獲利,但在業者爭相投入生產設備、擴充產能下,高度競爭的大陸市場將淘汰競爭力較弱的廠商。大陸飲料市場的持續成長,也帶動了相關食品、飲料包裝材需求,因此台灣包裝材廠商赴大陸投資皆已獲得不錯成績,目前台灣主要包裝材料廠商赴大陸投資的上市公司包括製造罐裝材料的大華金屬、統一實業,以及製造瓶蓋的宏全國際。


  味全的康師傅速食麵和愛之味的蕃茄汁造就了2002年食品類股題材,未來食品業在大陸的投資與收成也必將吸引投資大眾的目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費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