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60年初起,東亞的日本及四小龍,共約有不到兩億的人口,建立了各式各樣的工廠,生產許多物品,供應給北美及西歐約六億人口的已開發國家市場,這是促使日本及四小龍從1960年至1990年的約三十年間經濟崛起於東亞的主因。在此同時,東亞的其他國家,大多由於內戰或是意識型態等因素,並未參加這種生產外銷至歐美市場的經濟活動。1990年以後,各國皆警覺到發展經濟是提高人民福利與增強國力的最好策略。此時經濟已發達的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由於國內成本高漲,紛紛轉移生產基地到鄰近的東南亞各國。東南亞各國收到了來自歐美、日本及四小龍的大量投資,外資使東南亞各國的經濟成長率大多遠高於世界經濟的平均成長率,很多國家從來沒有過這麼多的外匯可以運用,除了用來改善投資環境外,國家很自然的就想利用這些錢來改善國民的生活,因而帶動了基礎建設、股市、房地產等有經濟指標意義的活動,可惜的是,東南亞各國並未藉此機會建立屬於自己的生財體系—即創造財富的體系,外資來投資許多工廠,大量使用當地的廉價勞力及資源,當地國卻未能有效的將這些工業轉換成自主的生財體系,一旦外資撒離,高經濟成長率的假象立即面臨泡沫化的危機。


  東南亞金融風暴從泰國開始。泰國從1992年開始放寬限制,允許國內投資者通過曼谷國際銀行獲取低息的外國資金,由於泰國經濟正處於高度發展,以致於泰銖的需求較高,泰銖的利率高於國際美元的利率,於是投資者開始借國外低利率的美金,再變成泰銖轉存國內銀行賺取利息的差額,外國銀行及金融機構也因為看好泰國的高成長率,大量貸款給這些公司,這些因素都造成了外資大量流入泰國,房地產、股市等這些泡沫經濟的主力開始上漲,又吸引了更多的外資,加深了泡沫經濟的形成。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推估,1991 1995年間淨流入泰國的投資金額為488億美元,1991年泰國股市SET指數僅約711,但至1996年已高達1,247,五年間共上升536點﹙漲幅高達75%﹚;房地產價格也明顯上升、空屋過剩使得銀行呆帳比例持續上升,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降低,應付金融動蕩的能力減弱,進而牽動泰國遭到經濟危機的打擊。1997年六月九日IMF表示金融市場近期內可能發生全球性銀行危機,並構成對政府及國際決策者的一大挑戰;六月廿八日泰國當局開始大刀闊斧改革金融業,強制十六家金融機構歇業或合併;七月二日泰國央行由於市場壓力及外匯存底不足,放棄對美元固定匯率改為管理式浮動匯率,泰銖對美元匯率重挫16%;七月卅日泰央行總裁下台,泰國接受IMF援助;八月國際金援泰國已高達200億美元;十一月六日泰國總理辭職下台。至1987年十二月底,泰銖貶值66%。不久,出現骨牌效應,東南亞其他國接連也發生貨幣大幅貶值,股市資產大量縮水。從1997年七月底至十二月底為止,菲律賓披索和馬來西亞幣貶值42%,印尼盾貶值61%。接著,經濟體質較好的新加坡與台灣兩地的匯率也貶了16%,甚至有大陸支撐的香港股市、匯市也遭到重挫。同年十月廿一日東南亞金融風暴向東北亞擴散,除香港股價、匯率遭重創外,韓國貨幣貶值加重企業匯兌損失,世界第一大企業起亞集團宣告倒閉,金融危險四伏,十一月七日韓圜直貶15%,十二月IMF對南韓紓困550億美元,為歷年規模最大的國際紓困方案。然而股市匯市再度重挫下跌,頓時,一種無休無止、無邊無際風暴的陰影再次籠罩在人們的心頭。


  近年來全世界的資金湧進中國,創造了中國大陸連年的高經濟成長率,一向採固定匯率人民幣也面臨了升值的壓力,然而中國的金融問題是最大的不定時炸彈,官方的數字顯示中國金融機構的壞帳比率已經超過23%,四大行庫的不良資產加起來已經超過兩兆人民幣,部分經濟學家甚至認為實際金額早就超過三兆五千億人民幣,這一切都和東南亞金融風暴之前的徵兆雷同。倘若中國無法有效整頓國內金融體制,不利用外資來提高國內的生產水準,仍有可能重蹈東南亞經濟崩潰的覆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費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